射頻識別(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,RFID,電子標簽)、近場通信(Near Field Communication,NFC)是目前數據采集技術中比較熱門的兩個關鍵字,兩者都是標簽技術(Tagging)。NFC近場通信技術是由非接觸式射頻識別(RFID)及互聯(lián)互通技術整合演變而來,在單一芯片上結合感應式讀卡器、感應式卡片和點對點的功能,能在短距離內與兼容設備進行識別和數據交換。NFC從本質上與RFID沒有太大區(qū)別,都是基于地理位置相近的兩個物體之間的信號傳輸。
RFID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識別技術,分為有源和無源兩種。主要的工作原理是,RFID閱讀器發(fā)出射頻,經過電子標簽的線圈,產生信號,閱讀器讀取信息并解碼,完成整個識別過程。通常,有源標簽(主動標簽)也可以主動發(fā)出信號。RFID系統(tǒng)主要由閱讀器(Reader)和應答器(Transponder)組成。
NFC與RFID技術的區(qū)別:
NFC是近年來在手機上應用較多的技術,主要是兩個NFC設備之間,在相當近的距離內靠近時,互相交互信息,并完成對應的交易等功能。NFC的特點是將閱讀器和應答器整合到同一個芯片中。NFC技術增加了點對點通信功能,可以快速建立藍牙設備之間的P2P(點對點)無線通信,NFC設備彼此尋找對方并建立通信連接。P2P通信的雙方設備是對等的,而RFID通信的雙方設備是主從關系。
、NFC將非接觸讀卡器、非接觸卡和點對點功能整合進一塊單芯片,而rfid必須有閱讀器和標簽組成。RFID只能實現信息的讀取以及判定,而NFC技術則強調的是信息交互。通俗的說NFC就是RFID的演進版本,雙方可以近距離交換信息。NFC手機內置NFC芯片,組成RFID模塊的一部分,可以當作RFID無源標簽使用進行支付費用;也可以當作RFID讀寫器,用作數據交換與采集,還可以進行NFC手機之間的數據通信。
第二、NFC傳輸范圍比RFID小,RFID的傳輸范圍可以達到幾米、甚至幾十米,但由于NFC采取了的信號衰減技術,相對于RFID來說NFC具有距離近、帶寬高、能耗低等特點。
第三、應用方向不同。NFC看更多的是針對于消費類電子設備相互通訊,有源RFID則更擅長在長距離識別。
隨著互聯(lián)網的普及,手機作為互聯(lián)網最直接的智能終端,必將會引起一場技術上的革命,如同以前藍牙、USB、GPS等標配,NFC將成為日后手機最重要的標配,通過NFC技術,手機支付、看電影、坐地鐵都能實現,將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發(fā)揮更大的作用
NFC與RFID技術的聯(lián)系:
兩者的關系是,可以認為NFC是RFID的一個子集,即通信距離在10cm或4inch以內的RFID是NFC。NFC只是限于13.56MHz的頻段!而RFID的頻段有低頻(125KHz到135KHz),高頻(13.56MHz)和超高頻(860MHz到960MHz)之間。這種區(qū)別主要是由于,在一些設計現金支付、的應用中,RFID的通信距離情況下,其他設備也可以收到個人RFID信息,存在不安全因素;而NFC工作有效距離約10cm,所以具有很高的安全性。如果使用一些特殊的信號采集設備,可以在相當遠的距離外讀取到RFID的信息。